那么,明朝为啥始终消灭不了蒙古呢?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。
1、蒙古是游牧名族,他们不会守在城里宁死不走,你看下地图,中国之外的土地,西伯利亚,外蒙古,中亚地区都是活动范围;
2,明朝实际已经取得胜利,蒙古已经不可能对明朝政权产生威胁;所以,明朝的每次出征都是为了扩大地盘,而蒙古则是为了活命。
3,为了消灭少数残余,需要在民生凋敝的战后筹集大量人员,粮食,马匹, 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。当时,明朝的主流社会都是中原或南方人,他们认为就是抢来了这些土地,都是苦寒之地,和消耗的国力相比,性价比太低。
4、沙俄没有兴起。当时,蒙古国可以逃窜到今天俄罗斯的位置,而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。因此,当明朝来打他们的时候,可以逃到俄罗斯的腹地。但是,公元15世纪末,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。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,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。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,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,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,领土不断扩张。也就是说之所以努尔哈赤能够让蒙古投降,也要感谢俄罗斯,俄罗斯兴起后,已经将蒙古地盘侵占许多,面对新的侵袭者,已经无路可逃,最后选择了投降。
5、汉民族没有办法和能力经营少数民族的草原。
(每日汉字)
今天,我们一起聊聊“灭”字的本义。
①本义,动词:战乱或水灾、火灾摧毁集体生命。 灭城 灭村 灭口 灭门 灭种
灭,尽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水部》
灭,绝也。——《尔雅 • 释诂下》
大司马之职,掌建邦国之九法,以佐王平邦国……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——《周礼 • 夏官 • 大司马》
②动词:淹死,淹没生命。 灭顶 灭顶之灾
灭,没也。——《小尔雅 • 广诂》
上六,过涉灭顶,凶,无咎。——《易 • 大过》
③动词:自行终结,指张佛教中的涅槃、圆寂。 灭度
涅盘无为恬泊名灭。——《大乘义章》
一行语讫,降阶入南室,自阖其户,寂乃徐命弟之云:“遣钟,一行和尚灭度矣。”——唐 •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 • 怪术》
④动词:消除,消毁,终止,埋没,使消失不见。
灭,火熄也。——《篇海类编 • 地理类 • 水部》
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!——《书 • 盘庚上》
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,闇主妒贤畏能而灭其功。——《荀子 • 臣道》
国之良也,灭其前恶,是故舜之刑也殛鲧,其举也兴禹。——《国语 • 晋语五》
虽未能禽馘亮,庶将虏其雄率,歼其丑类,必效须臾之捷,以灭终身之愧。——《三国志 • 魏志 • 陈思王植传》
秦皇灭典,亦造仙诗。——《文心雕龙 • 明诗》
桔槔烽火画不灭,客路迢迢信难越。——唐 • 孟郊《有所思》
其节朽黑而无文,掐之灭爪,而不得其所穷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鞭贾》
惧阁下以众人视之,则杀身不足以灭耻,徒悔恨于无穷。——唐 • 韩愈《与凤翔邢尚书书》
我一者去那里烧炷香,消灭灭罪;二者躲过这场灾晦;三者做些买卖,观看外方景致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一回
国可灭,史不可灭。——清 • 黄宗羲《旌表节孝冯母郑太安人墓志铭》
⑤动词:隐没,消失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
草木注根,鱼鳖凑渊。莫见其为者,灭而无形。——《淮南子 • 原道》
(季咸)自失而走……列子追之不及。反,以报壸子曰:“已灭矣,已失矣,吾弗及已。”——《庄子 • 应帝王》
铭骨传其语,竦身已电灭。——唐 • 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五
高桅彩伞,合力牵挽,与短篷渔艇、群凫独雁,共出入于烟云杳渺间,互为明灭。——清 • 王崇炳《横山记》
汉字来源同步训练,正在热销中。
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:40元/本。
六年级语文上下册同步训练合订本众筹:200元/本。满20人,开始印刷。
微信及电话号码:17743136001
(扫码付款)
这个是小编个人微信的二维码,扫码后,可以直接和小编对话,最主要的是,一定要把地址发到小编的微信里。
小编微信(电话)17743136001 (长按复制搜索)
近期精彩文章(轻轻点击,查阅其他汉字本义):
……
查看更多汉字本义,关注每日汉字(meirihanzi)微信,回复数字“1”。
(扫码关注每日汉字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